
  一、克羅地亞能源部門的業務職能
  (一)原油、天然氣勘探、開采;
  (二)原油運輸、倉儲;
  (三)成品油加工、運輸、倉儲、貿易;
  (四)天然氣采購、運輸、倉儲、分配、供給;
  (五)液化石油氣運輸、倉儲、貿易;
  (六)電力生產、輸送、分配、供給;
  (七)電力市場的組織;
  (八)熱力生產、分配、供給;
  (九)能源市場上的貿易、中介及代理。
  
  二、克羅地亞能源的生產與消費
克羅地亞的能源需求通過自產和進口來滿足。2005年克初級能源(原油、天然氣、取暖用木材、水力)生產較2004年下降3.5%。由于水文條件不好,2005年克能源自給率下降至47.9%,導致進口能源較上年增長2.9%。鑒于油氣田的蘊藏量,未來幾年克自產能源的比重將繼續呈下降態勢,而亞得里亞海北部的天然氣開采也僅能略微減緩這一趨勢。
盡管克羅地亞有一定煤炭(石煤、褐煤)儲量,但開采的經濟條件不好,從2000年以來克煤炭的全部需求一直靠進口滿足,未來亦不會自產。
克自產原油能滿足國內20.3%的需求,自產天然氣能滿足國內78.5%的需求。
2005年克能源總消費量為411.66皮焦耳(PJ),比上年下降0.1%。人均能源消費量為2215千克油當量,比歐盟15國人均能源消費量少46.2%。
2005年克GDP增長4.3%,能源消費量下降0.1%,單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增長0.3%。克單位GDP的能源消耗量比歐盟平均水平高了近24%,這也成為提高整體經濟競爭力的障礙。
克煤炭產量、進出口及消費量情況一覽表
單位:萬噸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產量  | 
 0  | 
 0  | 
 0  | 
 0  | 
 0  | 
 0  | 
| 
 進口  | 
 74.72  | 
 99.78  | 
 114.55  | 
 132.05  | 
 132.05  | 
 101.45  | 
| 
 出口  | 
 0.40  | 
 0.12  | 
 0.83  | 
 0.12  | 
 0.03  | 
 0.07  | 
| 
 消費量  | 
 79.92  | 
 98.18  | 
 113.97  | 
 120.83  | 
 116.23  | 
 -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經濟部,“赫·波扎爾”能源研究所
克原油產量、進出口及消費量情況一覽表
單位:萬噸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產量  | 
 112.08  | 
 110.85  | 
 105.21  | 
 110.10  | 
 94.60  | 
 91.74  | 
| 
 進口  | 
 390.84  | 
 389.54  | 
 376.63  | 
 419.76  | 
 399.87  | 
 378.89  | 
| 
 出口  | 
 0  | 
 0  | 
 0  | 
 0  | 
 0  | 
 0  | 
| 
 消費量  | 
 491.02  | 
 492.42  | 
 496.07  | 
 518.99  | 
 499.11  | 
 -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經濟部,“赫·波扎爾”能源研究所
克成品油產量、進出口及供應量情況一覽表
單位:萬噸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產量  | 
 509.37  | 
 524.98  | 
 552.52  | 
 549.78  | 
 531.32  | 
 -  | 
| 
 進口  | 
 49.20  | 
 121.15  | 
 130.74  | 
 131.30  | 
 151.86  | 
 126.08  | 
| 
 出口  | 
 164.19  | 
 162.65  | 
 172.55  | 
 205.45  | 
 186.94  | 
 155.89  | 
| 
 供應量  | 
 410.20  | 
 446.17  | 
 516.57  | 
 462.99  | 
 479.70  | 
 -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經濟部,“赫·波扎爾”能源研究所
克天然氣產量、進出口及消費量情況一覽表
單位:億立方米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產量  | 
 20.10  | 
 21.20  | 
 21.89  | 
 21.98  | 
 22.83  | 
 27.13  | 
| 
 進口  | 
 10.83  | 
 10.84  | 
 11.38  | 
 10.54  | 
 11.34  | 
 10.85  | 
| 
 出口  | 
 2.45  | 
 3.62  | 
 3.42  | 
 3.48  | 
 4.47  | 
 4.76  | 
| 
 消費量  | 
 28.34  | 
 29.01  | 
 28.84  | 
 30.09  | 
 29.09  | 
 -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經濟部,“赫·波扎爾”能源研究所
克電能產量、進出口及消費量情況一覽表
單位:千兆瓦時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產量  | 
 12174  | 
 12286  | 
 12669  | 
 13321  | 
 13139  | 
 13037  | 
| 
 進口  | 
 3744  | 
 3927  | 
 4479  | 
 5298  | 
 8746  | 
 8313  | 
| 
 出口  | 
 588  | 
 406  | 
 586  | 
 1633  | 
 3634  | 
 2691  | 
| 
 消費量  | 
 12869  | 
 13731  | 
 14019  | 
 14763  | 
 15441  | 
 16137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經濟部,“赫·波扎爾”能源研究所
  三、克羅地亞能源體系
  (一)石油天然氣體系
克羅地亞伊納石油公司(INA)負責天然氣勘探、開采、倉儲、原油勘探、開采、加工及大部分成品油貿易。克羅地亞天然氣公司(PLINACRO)負責天然氣運輸。伊納公司國有股份占44%,天然氣公司為國有全資企業。
克羅地亞擁有36個油田,里耶卡、西薩克和薩格勒布三家煉油廠(年加工原油能力490萬噸),731個加油站(其中418個為伊納公司所有,313個為私人所有)。同時,克有20個天然氣田,
克羅地亞屬國際原油運輸體系,亞得里亞輸油公司(JANAF)連接著克羅地亞國內及中東歐國家煉油廠。亞得里亞輸油公司所屬輸油管線長
克羅地亞有38家天然氣分銷商,天然氣網總長
(二)電力體系
克羅地亞電力集團(HEP)負責全部電力的輸送、分配、供給、大部分電力的生產及熱力的生產、分配和供給。克電力集團由克羅地亞電力股份公司及其他附屬公司組成。克電力集團為國有全資企業。
克羅地亞電力主要來自水電站、火電站和公共熱電站,只有一小部分來自工業熱電站及利用風能、小水流、沼氣、生物發電的私人電站。位于斯洛文尼亞的克爾什科核電站為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共有財產,兩國各占50%;普洛明二期火電站為克羅地亞電力公司和德國RWEE公司共同投資項目,兩企業各占50%。
克羅地亞電力集團所屬電站裝機總容量為398.3萬千瓦,其中克境內的水電站裝機容量為205.6萬千瓦(52%)、火電站139.7萬千瓦(35%)、普洛明二期火電站19.2萬千瓦(5%),位于斯洛文尼亞境內的克爾什科核電站33.8萬千瓦(8%)。
克羅地亞電力集團輸電網電壓為40萬伏、22萬伏和11萬伏,電網總長
四、克羅地亞能源行業的基本經營情況
2006年克原油、天然氣開采、成品油加工、電力、燃氣、蒸汽、熱水供應(包括生產、輸送、分配等環節)占工業生產總值的18.3%,能源領域就業人數占工業就業總人數的10%。
克原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就業人數及進出口額一覽表
單位:億美元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就業數  | 
 5200人  | 
 5200人  | 
 5300人  | 
 5300人  | 
 5200人  | 
 3860人  | 
| 
 進口  | 
 9.37  | 
 9.15  | 
 10.37  | 
 13.38  | 
 17.90  | 
 21.53  | 
| 
 出口  | 
 0.72  | 
 0.76  | 
 0.99  | 
 1.13  | 
 1.94  | 
 4.04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國家統計局、財務署、伊納石油公司
克成品油加工業就業人數及進出口額一覽表
單位:億美元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就業數  | 
 4500人  | 
 4300人  | 
 4200人  | 
 4000人  | 
 4000人  | 
 4000人  | 
| 
 進口  | 
 1.06  | 
 2.39  | 
 3.21  | 
 3.82  | 
 6.26  | 
 6.26  | 
| 
 出口  | 
 3.97  | 
 3.78  | 
 4.85  | 
 7.41  | 
 8.74  | 
 8.92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國家統計局、財務署、伊納石油公司
克電力、燃氣、蒸汽、熱水生產領域
就業人數及進出口額一覽表
單位:億美元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就業數  | 
 18200  | 
 17500  | 
 17400  | 
 17500  | 
 17500  | 
 16973  | 
| 
 進口  | 
 0.94  | 
 1.12  | 
 1.36  | 
 1.70  | 
 2.93  | 
 3.27  | 
| 
 出口  | 
 0.07  | 
 0.03  | 
 0.09  | 
 0.53  | 
 1.31  | 
 1.33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國家統計局、財務署、克羅地亞電力公司
克原油管道運輸業就業人數及運量一覽表
單位:萬噸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就業數  | 
 299人  | 
 319人  | 
 340人  | 
 347人  | 
 -  | 
 356人  | 
| 
 運量  | 
 587  | 
 669  | 
 680  | 
 743  | 
 710  | 
 640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國家統計局、財務署、亞得里亞輸油公司
克天然氣管道運輸業就業人數及運量一覽表
單位:萬噸
|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就業數  | 
 173人  | 
 191人  | 
 196人  | 
 207人  | 
 -  | 
 248人  | 
| 
 運量  | 
 210  | 
 215  | 
 228  | 
 280  | 
 311  | 
 268  | 
數據來源:克羅地亞國家統計局、財務署、亞得里亞輸油公司
五、外資
克羅地亞能源部門缺少外資。為支持能源部門發展,克優先考慮外國直接投資,而不是貸款。克方認為,外國直接投資可以支持市場發展,引進新技術和管理知識,加強克與歐洲和世界發達國家的聯系。
目前,克能源部門最重要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有伊納公司分別與意大利ENI公司和EDISON公司在亞得里亞海北部進行天然氣勘探和開采、克羅地亞電力集團與德國RWEE公司各出資50%建設普洛明二期火電站、匈牙利MOL公司收購伊納公司25%加1股股份。
六、重組與私有化
克羅地亞能源部門主要由國家控制,僅有一部分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分銷由私企進行。克能源部門的兩大企業-伊納公司和克羅地亞電力公司,均為國有控股企業。《伊納公司私有化法》和《克羅地亞電力公司私有化法》規范了兩家能源企業私有化的方式。根據兩私有化法,在克羅地亞加入歐盟前,國家仍然要控制兩家企業一定數額的股份(克電力公司51%的股份,伊納公司25加1股的股份)。
歐盟國家能源部門的自由化進程推動克羅地亞能源部門在組織和職能方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近年來,克能源部門在組織、立法及其他改革方面經歷了重組、撤銷管理規定、私有化、引入競爭機制等過程。
克能源部門重組過程中的基本特點:
(一)引入能源生產和供給競爭機制;
(二)自由選擇能源采購商;
(三)保持輸送和運輸體系國家監督的公共特點;
(四)保持網絡國有及地方所有的公共特點,監督平等、非歧視地使用分銷網并引入競爭機制;
(五)成立獨立的國家能源管理機構-克羅地亞能源管理署。
